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EP1

真不愧是Nuchy導,拍攝手法太電影感了!現今與過往的調度十分精彩,N'Gun再次展現他超卓的演技,涇渭分明地詮釋Black與White;並不是倚靠表面的服裝造型,而是即使穿上同一套衣服、戴上同樣的耳環、刺上同樣的紋身,你依然能從他的眼神與舉止之間,清晰地辨別他們的不同。(小演員們也十分出色!

雖然整體是陰暗嚴肅的幫派題材,卻仍然保有喜劇調性和浪漫色彩,在情緒過渡上處理得流暢又自然!

泰國是Rule by law(以法而治:政府凌駕於法律之上,以法律控管人民,意指獨裁法治),而不是Rule of law(依法而治:法律為最高重要性,政府、人民均受其拘束,意指民主法治)。繼杯巴底的112後,再度出現令人驚嘆不已的「政治批判」,真的再次奉上我的膝蓋🙇‍♀️🙇‍♀️

《NOT ME》探討不同的議題,關於社會問題、情感記錄,以及顯示現代泰國青少年的掙扎與反抗。非常期待White這段驚險歷程,能夠為他收穫愛情與失而復得的手足情深!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
EP2

看到導演結合了這幾年世界各地諸多引起反響的重大社會議題,我想生活在這個世代的我們,都能從中感受到強烈的感觸與共鳴...真的,當我看到BLM(Black Lives Matter,「黑人的命也是命」)瞬間雞皮疙瘩,更不用說下方甚至還寫著「Umbrella Movement」(雨傘運動)...!

《NOT ME》絕非只是改編同人小說以製造商業價值的作品,他以藝術創作型態,傳遞政治的批判與訴求,展現對人權民主自由和不公的反抗與鬥爭。他是現實與虛構交織而出的革命意識,將影像創作化為干戈,勇敢衝撞歪斜的權威體制。

我很喜歡《NOT ME》刻劃角色自身的迷惘,向觀眾拋出一個又一個值得深省的議題,引領觀眾思辨。不論是White對Black那段情緒飽滿、深刻入骨的喊話,或是Sean的動搖和自我懷疑,從而藉由女友的回答尋求肯定。

辯題很清晰,何謂「公平正義」?
《NOT ME》相當巧妙地以一個不具名角色,或是說旁觀者、上帝般的人物,解構了答案。 法治國家自然希望能達到司法正義,但當司法體制不完善,沒有健全的法制去保障自己被剝奪的權利,無形之下也是在迫使人民必須依靠「私刑」來捍衛正義。但這樣的私刑在彰顯公義的同時,也在觸犯法律,有全然的義務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 當然這個辯題並未有所謂的「正解」,因為正義本身是沒有標準的,也應該打破非黑即白的極端二元思維。除了改革司法制度,使法律更貼近社會公平正義,在追求實質正義的同時,是否也應該顧及程序正義,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。

在推特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解讀,那幕用立可白塗抹掉襯衫上沾染的墨水,正是象徵著沒有真正解決問題,而是掩蓋它讓一切看起來沒有問題。他極盡地暗喻,映射社會現實與政治諷刺,表達對現況的不滿,強化了作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批判力度,令人讚嘆佩服。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Thap Lan National Park事件

劇中的森林非法侵占,關於當地居民被起訴而違法建設的渡假村別墅卻逍遙法外一事,指的就是他蘭國家公園(Thap Lan National Park)長久以來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。導演甚至還特意到當地實景拍攝!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UNAR 政治藝術家背後的真實身分

由Fluke飾演的Dan是一位化名為「UNAR」畫著一幅幅社會批判的街頭藝術家,劇中他的畫作源自於Baphoboy之手,而Baphoboy正是以反映社會現實、對政治環境批判的泰國青年政治藝術家。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
EP3

如果上一集是對「正義的思辨」,那麼本集便是揭露「現實社會充滿偏見與不平等」的殘酷面貌;包括身心障礙者面臨的社會困境,以及裙帶關係的不公與腐敗。

《NOT ME》透過角色之間不同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家庭背景,甚至連場景的過渡鏡頭,都極其巧妙地顯示社會階級與貧富差距的巨大懸殊! 好喜歡他深入描繪Yok的背景,去觸及更加多元的社會議題。這一幕不僅解釋了Yok參與反抗鬥爭的原因,也給予身心障礙者發聲的空間。他闡述社會對身障者的歧視與不平等待遇,同時,也是在為其去除汙名化與刻板印象,釐清社會上對身障族群普遍存在的誤解與認知。

他們不需要是勵志故事裡的主角,他們也不需要憐憫與同情,他們和我們一樣,都只是普通人。

「外交是內政的延伸。」然而內政腐敗又談何外交?
面試官的問題深中肯綮、耐人尋味,而White父親的回答也恰好對應了立可白的寓意,前後呼應的呈現手法真的相當高明!說來諷刺,國家的最大利益本應是人民的生活福祉,那些真話卻反倒成了不能說出口的禁語。他們罔顧人民權利、掩蓋問題所在,追求的「國家利益」只不過是迂腐內閣的自我滿足。

《NOT ME》突破框架,創造藝術的可能性,大膽談論社會性及政治性的批判,卻又不失豐富的情感和浪漫。我喜歡他運用好幾顆慢鏡頭捕捉眼神的凝視、堆疊情緒的韻味,營造畫面的美感。

Black和White的父親是外交官,母親是法官,他們在「被視為」優越的家庭中成長,而他們也都繼承衣缽似地選擇同樣的道路與科系(政治學與法律系)。有趣的是,兩人雖為權貴二代,卻沒有因此樂於享有特權與利益。Black加入幫派,成為一名激進的行動主義者,而White也感到十分氣憤,當他意識到這個社會的不公平而自己也是問題的一部份。

生為特權子女並不完全是他們的錯,沒有人能夠決定自己的出身,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。他們努力撕去這樣的標籤,勇敢提出質疑、生在體制卻衝撞體制,讓我相當期待他們如何為自己而戰,以及為自己甚至為這個社會帶來怎麼樣的改變。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崗卡章國家公園事件

「如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人權問題將泰國排除於世界文化遺產之外,作為外交官你會如何解釋?」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導演團隊在暗指今年七月,泰國最大的國家公園——「崗卡章國家公園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,卻遭聯合國人權專家批判當地少數民族人權遭受迫害一事!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Yok身上的「母」字紋身

這集拓展描繪了Yok的家庭背景,可以深深感受到Yok對母親的敬愛,以及他想為身為身心障礙者的母親所遭受到的種種不公,對這個社會反抗與鬥爭的決心。我想他身上的刺青也代表了這層涵義。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เมื่ออรุณจะรุ่งฟ้า: ขบวนการนักศึกษาไทย พ.ศ.2513-2519》( 當黎明昇起:泰國學生運動 1970-1976)

Sean讀的那本書,是由Sutachai Yimprasert所著作的《當黎明昇起:泰國學生運動 1970-1976》,講述1970年代泰國學運的形成和發展,其中記載1973年10月14日事件中學生運動成功的重要觸發因素,以及這短暫吹響的民主號角,在三年後的1976年10月6日,便隨著那場「法政大學大屠殺」而遭到噤聲。

有想更了解這段歷史的旅人,分享我追蹤的作家泰太有事嗎所寫的文章:
為了民主,這些血淌在泰國十月的街頭(上)──1973 年泰國「10 月 14 日事件」
為了民主,這些血淌在泰國十月的街頭(下)──1976 年泰國「法政大學大屠殺」(⚠內有血腥照片)

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
(待續...【泰劇】《Not Me》(เขา...ไม่ใช่ผม/他.

arrow
arrow

    旅人–克莉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